2013年清华大学新百年计划自主选拔三种方式
校方同时透露,2013年自主招生政策下月初发布,2014年保送生政策将做调整
“这是我们第一次出北京开招生发布会。”昨天下午3点,清华大学2013年在浙招生说明会在浙江省考试院举行。清华大学招办主任于涵、浙江招生组长聂风华都来到发布会现场。
于涵正式对外公布了清华2013年自主选拔“新百年计划”。他同时透露,清华大学自主招生政策将于12月上旬发布。
关键词:新百年计划
过程评价、面试成绩各占50%
清华老师将“潜入”中学考察学生
“对不同类型的优秀人才实行有针对性的选拔,推行因材施招。”于主任介绍,今年的“新百年计划”,由“领军计划”、“拔尖计划”、“自强计划”三部分组成。
其中,“领军计划”选拔标准,在去年的“志向远大、追求卓越、品学兼优、素质全面”十六字基础上增加了新政策:学业成绩排名在全年级前1%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优先。
同时,清华大学在今年的“领军计划”入选者选拔过程中开展综合评价,从学生的学业成绩、高中阶段的综合表现、参加清华综合面试成绩等多方面进行评价及最终认定。
“领军计划”,学生无须参加笔试,只要参加20分钟的综合面试,仅靠面试如何能选拔优秀学生?于涵认为,过程评价起了关键作用,比如学生的学业成绩和高中阶段的表现,两者占整个评价体系的50%;清华大学的面试成绩也占50%。
高中阶段的表现,看学生是否参与社会活动、公益活动、科研、竞赛等,还要求学生提供两封推荐信,一封是所在中学或校长的权威推荐信,另一封是班主任或任课老师的推荐信。“老师对学生的推荐信须是真实的、客观的。”于涵呼吁中学应该建立诚信体系,为大学因材施招提供重要依据。
他还特别提到,清华教师将到各个“领军计划”优秀生源基地对潜在入选者进行重点考察,主要考察学生的为学为人、全面素质和“清华特质”(自强、厚德、忠诚)。
另外,“拔尖计划”是选拔拥有特长和潜质的天才学生。去年,有31位在各学科具有特长的考生获得“拔尖计划”认定,在报考中清华相关专业时得到了最高60分的优惠认定。“未来这种明确特长定位、对专业进行科学匹配的申请与选拔方法将会逐步成为清华自主选拔的主要方式。”于涵说。
“自强计划”则瞄准未来德才兼备中坚人才。今年,清华大学将在全国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2000余所中学展开选才,让贫寒学子的希望之灯常亮。去年,通过该计划有36名同学获得最高60分的优惠认定。
关键词:保送生
考试科类选择不受文理科限制 专业志愿填报由大学进行匹配
清华大学2013年保送生选拔已于11月12日启动,网上报名截至本月30日。12月22日、23日,举行保送生笔试和面试。
今年,清华大学保送生的集中选拔进行了较大改革,不同于往年与高考类似的考核方式,改为按照专业志向进行分学科的笔试选拔,以及综合面试与专业面试结合的面试选拔方式。
今年的保送生考试科类细化为数理、化生和文科
三类,考试科目不再求全,而是偏重学科特长,比如报考数理类的考生只考数学和物理两门,报考化生类的考试只考数学和化生两门,而报考文科类的考生只需考阅读(中、英文)和人文与社会两门。考试科类的选择不再受中学文理分科的限制,比如高中理科学生同样可以选择报考文科类考试。
与考试科类进行区分相对应的是专业志愿的填报不再是任意选择,而是由学校针对学生的考试科类进行科学匹配。
另外,对于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等四个具有“学堂班”的专业安排了学科专业面试,在这四个方向具有兴趣和特长的考生,只要在第一专业志愿中选择上述四个专业中的一个,就可以参加相对应的学科专业面试,专业面试将由“学堂计划”任课老师组织,在面试中表现突出者可以跳过入读清华后的校内二次招生程序,直接进入相对应专业的“学堂班”就读。
2014年保送生政策将做调整 竞赛类保送名额大幅度缩减
“明年国家保送生制度将会有重大调整。”于涵透露,2014年保送生政策将进行取消式的调整,竞赛类的保送名额将大范围缩减,但具体如何调整,届时教育部会发布相关文件。
“未来选拔方式与此前有所不同,更倾向于综合选拔体系,而不是整个‘小高考’之类的测试。”于涵认为,选拔目标要明确,然后才能施行用什么样的手段选才,同时,选拔时与培养目标衔接。
自主选拔什么样的人才呢?于涵觉得,是有学科特长和专业潜质的人才。他表示,今年是现有保送生制度下的最后一次集中选拔,清华保送生更倾向于对各类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培养,更加明确地定位招收具有显著学科特长的优秀学生。
清华大学浙江招生组长聂风华介绍,从2003年至今的十年里,有1389名浙江学子梦圆清华。近四年来,每年录取人数都稳定在140人左右。其中,宁波市镇海中学十年来共计111人考取清华大学。
来源:杭州日报